二胎?父母一起住?90平三室一厅成为了主流,房子功能增多,布置更复杂,而且因为小会让人倍感拥挤
环境心理学里就说了,这种复杂拥挤的“高承载”空间,会导致人的困惑和沮丧。
怪不得我穷得这么愁眉苦脸。
看来只有把这些小户型布置得有效轻便些,才可以暂且逃离“整理房间到一半原地崩溃”、“房价要践踏我到何时”的自我问责。
没有玄关
如果回家动线上进门就是客厅且没有收纳空间,那200%客厅会乱。
小户型的玄关,首要是能收纳,次要才是好看。
1.一字型
最痛苦的结构莫过于进门就是大客厅/餐厅,墙成一字型。玄什么关啊,只有大白墙。
上图虽然简洁好看,但显然没地方放鞋子。
如果墙面够长,不妨直接靠墙定制一个收纳柜体,成为客厅/餐厅收纳的一部分。
最优的选择是高矮柜都有,方便换鞋,顺便利用远近法给视线一个延伸。
2.对角型
如果门边有个比较大的直角墙面,记住千万把收纳柜放在门的对角。
这样空间的利用率更高。
这个鞋柜更好的放法是靠到右侧墙上和长凳融为一体,门边就能再多出一排空间,
放换鞋凳、挂衣服,甚至摆进一辆自行车。
3.U字型
还有种高级的U字型玄关,就是把U横过来做成一个隔断。
侧边打造储物柜,正前方用座椅和墙面隔断餐厅。
整面墙隔断的话,内置灯带其实不仅能减少空间局促感,还能打造高级感,
一进家门有暖暖的灯光迎接,不能更赞了。
真是受够了,5平米的卫生间!
卫生间让人感到不适,其实通常不是因为小,而是干湿不分离。
小厕所除了湿,还有另外两个痛点:家里人多使用效率低和无处收纳。
去看看日本人的卫生间你就会发现,只有更小,没有最小。
1.外置洗手台
把洗手台独立出来作为干区,放在卫生间门外的过道上,这样占用的空间不会太大,
也不会打乱正常的洗浴动线。
2.三式分离
这种分隔形式大概可能会在宾馆里见到。淋浴间、洗漱、厕位都有玻璃门间隔开。
3.收纳
做了干湿分离,收纳的面积必然会变小。这些地方必须有效利用起来:
厨房没窗
厨房没有窗户是什么感受?
一,夏天会死在厨房;
二,戴着眼镜烧汤看不见勺在哪儿;
三,老爸说风水不好要在天花板悬个水晶球.......
没窗就搞成开放式呗,好像又不符合国情了。
1.玻璃门当窗
现在新装修的房子,十户人家里九户是玻璃推拉门,剩下一个开放式,都没什么好说的了。
要是看厌了这种方格子,或者家里厨房的门已经开好了,还有一种更潮的办法。
2.室内窗
如果是长方形厨房,一边刚好对着餐厅或者客厅,就特别适合搞室内窗。
同样是方格子,换成木质,再换个角度,马上就有种咖啡厅的小资氛围了。
窗子让视线变得通透,减少墙壁的重压感和局促感。
阳台没用
根据国情,小户型的阳台拿来作为功能性阳台了大家没意见吧?
功能性阳台的要义就是,缩短家务动线,
把一切跟清扫洗涤相关的功能和收纳都放在这个空间里。